发布时间:2023-08-18 14:12:13
1、永嘉之乱时王羲之年仅9岁,根本没有可能“渡江北游名山”以及到许昌、洛阳等地观摩书法。卫夫人既是王羲之书法启蒙之师,又是其表姑,王羲之也不大可能在笔下对卫夫人如此大加贬抑。
2、王羲之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叔父王导为司徒,伯父王敦为扬州刺史,叔祖父王澄为荆州刺史。他父亲这一辈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所以他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3、王羲之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有着书圣之称,他比较善于书法,他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在书法史上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4、生平: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1、蔡邕:东汉书法家。善于篆、隶,又创飞白体,精妙绝伦。钟繇:三国书法家。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兼善各体,尤精小楷,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2、蔡邕,133-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3、虞世南,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其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黄庭坚称其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4、另外有:钟繇,有归于东汉末书法家的,也有把他归于魏晋书法家的。(1)张衡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好学不倦。

1、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氏。出身于东汉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张奂,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度辽、大司农等,有着卓越的战功。张芝的母亲也是大家闺秀,贤惠淑良。张芝就在这样一个优越的环境中成长。
2、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瓜州县渊泉镇(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人,字伯英。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
3、张芝被誉为“草圣”。张芝(?—192年),字伯英,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省瓜州县)人。东汉书法家、“草书之祖”,大司农张奂的儿子。出身名门,拒绝朝廷征召,潜心研习书法。
4、张芝著有《笔心论》五篇,可惜早已失传。张芝还是一位制造毛笔的专家。 张芝季弟张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
5、张芝(公元?--约一九二年),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人。对张芝的籍贯,在《后汉书·张奂传》中说是“敦煌酒泉人也”。一字之差,错传一千多年。
东汉书法家草圣,是指东汉末年的书法家张芝,他因其擅长草书而被后人尊称为草圣。张芝的草书潇洒奔放,气韵生动,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对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等。
草圣是指张芝、张旭、怀素。东汉张芝最早被称为草圣,而在古代书法史上,被公认为“草圣”的代表人物只有唐代张旭和怀素,他们的存世墨迹十分罕见,被誉为国宝级的稀世珍品。张芝,字伯英,敦煌郡渊泉县人。
草圣是指在草书技法上最高水平的人,被称为草圣的三位书法家是东汉张芝、唐代张旭和怀素。东汉张芝最早被称为草圣,而在古代书法史上,被公认为“草圣”的代表人物只有唐代张旭和怀素。
东汉书法家。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出身官宦家庭。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东汉张芝最早被称为草圣,但在古代书法史上,被公认为“草圣”的代表人物是张旭。
草圣:张旭,汉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造诣很深。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