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8:09:11
这个是用墨里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点,画其它的水墨画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免去重复蘸墨,而且这个墨色的节奏感特别好看,前人讲用墨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问题,就是有关用笔上面,主要有中锋用笔,侧锋用笔,逆锋用笔,还有其它的综合用笔,综合中锋转逆锋,逆锋转侧锋,侧锋转中锋,这些复杂的用笔尽量在绘画一幅兰花图中都要体现出来。
李衎尤善画枯木竹石,善画墨竹,双钩竹尤佳,和赵孟頫、高克恭并称为元初画竹三大家,著有《竹谱详录》,对于竹子的形态、性质、画法有详细的论述。代表作有《竹谱》《四清图》《沐雨图轴》。郑板桥 书画家、文学家。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直竿千秋》画家李国胜《题画竹》李国胜竹子《虽然高下分浓淡》李国胜先生喜爱竹,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一枝一干,一节一叶,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气韵非凡,表达了不同意境。给人以不同的审美视觉,令人击节赞叹。
画竹子最厉害的画家是郑板桥。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据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善写兰,可惜没有写兰墨迹留传下来。 而今可见的最早的画兰名作是宋赵孟坚的《墨兰卷》。画幅上的兰都以墨色写成,笔笔中锋,线条流畅,柔中寓刚,写出了中国兰清丽、高洁、飘逸的风韵。
杨根柱杨根柱,字五谷,号墨兰斋。陕西兴平人。中国写意兰花【九叶分】创始人。
感觉好像郑思肖,文征明,郑板桥这几个人画兰花比较出名,不过没什么印象了。咏兰名句嘛,个人比较喜欢“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两句,好像是唐代唐龙的名句。
潘天寿笔下的兰构图很美,表现力超群。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兰为香草,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对象化。古往今来,书画家以兰花为题材,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