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22:48:10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只是借用了这句话来教育后人。省略了首句中无和非这两个否定词以后形成的成语,用来表达君子应有的操守。
宁静致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5 宁静致远 有位哲人说过: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看似单薄而厚实的生命,如月般静静挥洒着清幽的光,似云般默默浮掠着尘世的悲伤。宁静以致远。
隶书萌芽于甲骨文,始于秦,兴于汉,继以清,发展于现代。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宁静致远书法隶书,希望你们喜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隶书书法5 隶书的发展历史简介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书法字体宁静致远图片5 书法的字体有哪些 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更不相同。不仅仅是不同时代的书法不同,即使同一时代,不同书法家的字体也大不相同。书法的字体有几种比较经典也为大众所熟知: 篆书体。

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隶书特点:庄重、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篆书:秦代李斯所规范的书体,笔划纤细,转折处圆滑,是秦代的官方书体。
隶书是程邈研究而成,在汉得到蓬勃发展。字体形状呈宽扁,最大的特点就是蚕头燕尾。可以看懂大多。多看看书籍就会区别了,小篆参考书目:秦李斯《峄山碑》、汉《袁安、袁敞碑》、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篆书墨迹等。
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1、伊秉绶隶书作品有《读书楼》、《花屿读书堂》、《蕙绣兰实之斋》、《退一步斋》、《咏春轩》、《道一堂》等。
2、伊秉绶隶书作品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攻其集》等。伊秉绶工诗古文,究心理学,精书法,行、楷、隶皆工,尤以隶书独具特色、雄冠清代。
3、伊秉绶隶书作品有:《留春草堂集》、《默庵集锦》、《清伊秉绶作品集》、《伊秉绶隶书墨迹选》等。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
4、《隶书五言联》伊秉绶书《隶书五言联》联,清,纸本,隶书,纵103厘米,横2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为文以载道,论诗将通禅。书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室。嘉庆丁卯花朝。愚弟伊秉绶。
5、伊秉绶工诗文,精理学;能篆刻,喜绘画。所作山水、墨梅,不拘泥成法,简淡秀逸。他的书法不论篆、隶、楷、行草都有独特的面目,尤以善隶著称于世。
6、隶书篆书代表作人物 隶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金农《华山碑》、伊秉绶《留春草堂诗抄》、韩择木《祭西岳神告文碑》、史惟则《大智禅师碑》、蔡邕《熹平石经》、徐诰《嵩阳观记》,唐玄宗《石台孝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