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1 13:21:14
何震一派被称为徽派。属于这一派的篆刻家有梁衷、吴忠、程朴、金光先、胡正言等人。明代苏宣、甘□、朱简、汪关等人也都能各树一帜,自创新派。清代初期以程邃最为出色,奠定了皖派的基础。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构成篆刻艺术的主要条件。明代朱简在《印章要论》中说: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
明代篆刻共经历了270余年,先后涌现了以文彭、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为代表的“吴门派”、“新安印派”、“泗水派”、“皖派”和“娄东派”五大流派。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以上都是远追秦汉,自出新意的高手。徽派的印章特点加强了对秦汉印长处的吸取,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刀法多采用冲刀,线条凝练。
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开山祖,“西泠八家”之一。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
秦朝书法家李斯,代表作品《峄山碑》、《泰山刻石》。唐朝书法家李阳冰,代表作品是《三坟记》、《城隍庙记》、《千字文》等。清朝书法家邓石如,代表作品有《邓石如篆书册》、《千字文》、《白氏草堂记》等。
邓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杰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汉金石碑刻,篆、隶、真、草被认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篆刻,突破了以秦汉玺印为唯一的取法对象的狭隘天地,扩大了篆刻的表现范围。
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别号缶庐,晚年自称吴字,浙江安吉人,中国清末民初的篆刻家,亦工书法、绘画。吴昌硕与与虚谷、蒲华、任伯年并称“清末海派四杰”。

朱简(1570—?),明代篆刻家。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善诗文,诗宗阴、鲍,秘不示人,而独恣情鱼虫籀迹之学,与当时的著名文人李流芳、赵宦光、陈继儒等互有唱和。精研古代篆体。尤精古篆。
程邃(1605—1691),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野全道者、青溪,别号垢道人、江东布衣等,安徽歙县人。程邃博学多才,善书画、诗文和金石考据,尤精篆刻。他的篆刻能在清初低谷时期异军突起,另开新风。
甘旸,字旭、旭甫,号寅东,金陵人(今江苏南京)。精于篆刻,尤嗜秦汉印,精鉴赏。隐居鸡笼山下,以书刻自娱。晚年有《甘氏印集》行世。是明代为数不多在摹古、创作、理论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的篆刻家。
而作为开拓奠基的明代篆刻家们的贡献是不可抹灭的,而朱简作为在刀法和印章笔意理论都有杰出贡献的篆刻家,亦受后世敬仰。印文:龙友 印章尺寸:22mm×22mm 两字圆朱文印,此处龙字的写法,有疑问。
邓石如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
甘旸,字旭、旭甫,号寅东,金陵人(今江苏南京)。精于篆刻,尤嗜秦汉印,精鉴赏。隐居鸡笼山下,以书刻自娱。晚年有《甘氏印集》行世。是明代为数不多在摹古、创作、理论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的篆刻家。
这里展示的是明代绝品“灯光冻”狮钮印。青田石又称“蓝田”,是浙江一带所产的石头的通称。青田石以温润细致见长,软硬适中,适于刻印,明朝嘉庆年间,印祖“文彭”就常用青田作印,开风气之先。
之前我们提到明代中后叶,流派篆刻艺术兴起的四个条件:印材、印人、印谱、印论。
甘蝪 明代篆刻家。字旭甫,号寅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精研篆刻,酷爱秦汉鉩印。
邓石如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