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09:57:17
1、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宋拓本是正文每行6字,而不是你说的五个字。现在我将九成宫老帖(清光绪年间黄自元临帖)部分散页,是按宋拓本临的,发到我的空间博客,您可以去看看。
2、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碑高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 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五十字。
3、李祺本碑高270厘米,上宽87厘米,下宽93厘米,字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三井本拓本碑高247厘米,宽120厘米,字二十四行,行五十字。
4、中国碑帖名品(俗称大红袍),《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玉山草堂本,原色彩印,与“李祺本”相比更有味道。
5、九成宫碑全名为《九成宫醴泉铭》,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九成宫醴泉铭》 楷书 原碑石在陕西麟游九成宫。《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6、但时间久远,石碑上的字逐渐不清晰,所以李琪本就把石碑上的字当时拓下来,所以就有后面这个版本。九成宫就是魏征歌颂唐太宗的文章,但欧阳询书法家刻在石碑上,留下字迹,供后人学习。李琪本是明朝的一位爱好书法的驸马。
中楷是所有的楷书中大小较适中的一种书体,因为字型不是特别大,也不是特别小,在两者之间,因此一直被称作是中楷。从点、划开始临帖。横平竖直,横略微上倾,竖必中正。多多益善,写得多,手上自有功夫。然后才是结构。
写欧楷,柳楷,选兼毫或狼毫要好些,写颜楷则选羊毫比较好些,出锋5公分左右就行,锋长蓄墨就多,写起来比较顺手。行书也一样,看是写那种书体,比如二王书风等手札体的书风用兼毫,明清王铎、傅山等还是羊毫。
通常初习书法宜选正楷,为不至于太浪费练习用纸可以选中楷(当然大楷也可以)。要循序渐进,边按字帖临摹,边用心体会。没有老师也没关系,勤奋即为师。
楷书,行书,草书,循序渐进。识其形,辩其意,精其髓。书法造诣的高低还在于个人的悟性,想要上台阶,还需要有书法理论的指导,我想这也就是提升学养,进而融入到字形里。观其字而知其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1、一般而言,倘若其碑帖、刻石及拓本的历史、史料价值愈大,艺术水准愈高,相应来说它的经济价值愈大,价格亦高。这只是一般笼统的说法。倘若仔细琢磨,这里有着较大的学问。
2、全本多宝塔碑拓片价格在2000-3000左右,要到西安碑林买,你看到的几百块钱一整张的都是假的!字帖的话又便宜有贵的,便宜的像古吴轩出版社的只要7元,贵的就要上百了。
3、一块墓碑费用一般一千左右。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