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8:48:20
1、,范曾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2、李苦禅,原名英杰,改名英,字超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3、启功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及国家博物馆顾问等职。
4、启功bai(1912——2005),男、著名书画家、教育家,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1、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
2、,董鄂·铁保(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及两江总督,其书源墓颜真卿,专长草书,草法王羲之、怀素与刘墉、翁方纲足。也喜欢喜画梅,著有梅盒诗。
3、王铎;傅山;朱耷;许友;董其昌;戴易 郑簠;王时敏;朱彝尊;刘墉。
4、,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

1、陈允升(1820-1884),字仲升,一字纫斋,号壶洲,一作壶舟,一号壶父,又号金峨山樵, 邓县(今浙江宁波)人,寓上海卖画。善草隶。
2、他自幼聪敏好学,酷爱书法,十八岁拜著名书法家陈允升先生为师。楷书从《九成官》、《化度寺》入帖,后习《多宝塔》、《麻姑仙坛记》、《玄秘塔》等。
3、陈允升的书法艺术至今流传不衰。陈允升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从来也没有动摇过他苦练书法的决心。他曾书写过一首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并作了一首五言绝句以示对陈允升的悼念:彤管寒金雀,春风冷砚池;群鹅何处换,一风竟西辞。陈先生的一生中除了教书写字外还兼习中医。
5、陈允升(1892-1977),原名际楷,字逢吉,号蒙阳居士。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都街道常旺村人,生于农家。
6、陈允升不要束脩,只要求跟王学字。从此,陈的书法大有长进,所学王思衍的篆隶皆可乱真。当时去王家求字者甚众,王不能一一应付,多数即由陈代笔,王只是落款和铃印。
大写意花鸟画家刘奇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位中青年画家,他1965年出生长沙,祖籍祁阳,成长于湘乡。1985年毕业于湖南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系,2008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导师工作室学习大写意花鸟画。
张一心张一心(1957—),河南许昌人,著名山水画家、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No.9929),曾任海燕出版社编审。
四川有唐允明、彭先诚、冯建吴、李文信、刘伯骏、秦天柱、戴卫、刘朴等。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郭怡琮:山东潍坊人。
高卉民(原名高惠民),1948年12月生,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1982-1984年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得名家亲授,传统功力深厚。擅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偶作山水、人物及指头画。
海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全市陆地面积近700平方公里。现辖8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64万。 海宁市中心全景 海宁历史悠久。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海宁灯彩,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又是海宁三大文化(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之一,以针刺制灯独树一帜,堪称“江南一绝”,誉满海内外。1959年版《辞海》灯彩:“浙江的灯彩,则以针刺花纹著名。
这是一名作家关于海宁的介绍。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东距上海120公里,西与杭州接壤,下辖8个镇、4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4万。 海宁是一个颇具文化魅力的城市。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的同时,海宁也终于在法拉盛的欢呼声中捧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二座美网单打冠军奖杯。在海宁一系列的成功中,婚变的打击仿佛没有击倒这位坚强的女战士,反而使得她越发坚韧。
一直到雅典奥运会,海宁才首次复出,决赛击败毛瑞斯莫后夺得金牌。之后美网第四轮不敌俄红粉佩特洛娃,海宁也成为美网22年历史上第一位在半决赛前出局的头号种子。
海宁市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上虞区、杭州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余杭区、江干区下沙,北连桐乡市、嘉兴秀洲区。
古书法字帖,多张图,请专业人士看看其历史价值,非诚勿扰,谢谢!清代书家陈奕禧的《予宁堂法帖》,于准审定。陈奕禧(1648—1709) 号香泉,字六谦,又字子文等,晚号葑叟,海宁人。工诗文,精书法。
我推荐临摹唐朝钟绍京的《灵飞经》,《灵飞经》结构严谨,其中重复的字较多,正好利于在临摹的过程中反复书写,对打好基础有很大的好处。我认为这是一本最适合用钢笔临摹的古代书法字帖。
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不要把“吉”字写成“古”字; 写“达(达)”更要慎重, 别写成了“连(连)”字。